首页  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人才招聘  师资队伍  博士后工作  规章制度  办事流程  文档下载  常见问题  师德建设  人事视窗 
现在是: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2011年度部门考核专栏>>正文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2011年工作总结

2012年01月04日 15:28  点击:[]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确定目标定位后,迈上业务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研究院围绕“建中心、组队伍、拓业务,谋发展”的工作定位与基本思路,积极开展应用性研究、政策性研究与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为“十二五”期间各项任务的达成创造条件、奠定基础。具体总结如下:

一、指令性指标完成情况

2011年,研究院秉承“既接轨又创新”的原则,以研究中心为主体,以专业领域为重点,努力拓宽业务范围,积极开展政策性、应用性研究与社会服务,促进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㈠政策性研究

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与综合指数、不动产、资本运行与风险控制、证券与期货四个研究中心在接轨地方政府与企业,开展政策性与对策性研究,取得实效,评价与综合指数争取与省统计局合作共建研究平台,承接了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重点项目、浙江省第二次全国R&DZ资源清查社会招标项目、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项目;不动产研究中心与国土资源厅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研究关系,并借助于“双服务”渠道,促进合作共嬴;资本运行与风险控制完成了财政厅、省法学会委托课题的研究。同时申请并获得了包括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立项资助的课题共7项,项目经费达26万元;完成一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题,项目经费10万元。

㈡应用性研究

评价与综合指数、不动产、资本运行与风险控制、证券与期货四个研究中心分别根据各自的专业定位与业务方向努力接轨市场,分别与海宁皮革行业协会、浙江省信用中心、光大证券、浙江泰隆商业银行、浙江香溢担保有限公司等部门建立合作关系,2011年新承接了15项研究课题,合同总经费达363.8万元。这些项目的研究如能顺利完成,将保障研究院应用性研究指标任务的完成,提高对经济、社会的服务的能力与水平。

在承接新项目的同时,完成了我省欠发达地区统筹发展特别扶持政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方政府走出土地财政的制度创新、国家赔偿法的制度建设、建设工程交易指数分析调研、《义乌市道路货物价格指数课题招标书》编制等项目的研究,结题项目总经费134万元。

㈢社会服务

1、与政府合作

2011年各研究中心加强了合作的通道建设,分别与政府相关部门、大型企业、社会团体建立了可持续的合作关系。除上述研究中心的合作渠道外,民营经济研究中心通过与杭州市政协办公厅、杭州市工商联等部门的合作,举办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探讨浙江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及推进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2011年《中国改革报》、《杭州日报》决策参考专版多次就民营企业发展问题专访了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单东教授,影响深远。

外交人物研究所继续保持与外交部的密切合作,使其在外交领域具有全面深入的社会影响力。2011年,继续开展“外交家进校园”活动,先后邀请前外交部副部长、驻日本大使徐敦信,中国政府中东事务特使吴思科来我校作国际形势报告。暑假期间联系并陪同学校主要领导专程赴外交部拜访前外交部纪委书记武车礼大使和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不动产研究研究中心与国土资源资源部门继续保持长期的课题研究合作关系,2011年新开展了全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评价浙江省试点、我省欠发达地区统筹发展的特别扶持政策、基本农田划区定界等科研与服务项目。与此同时,积极参与浙江省“双服务”活动,完成“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统筹发展的特别扶持政策研究”的项目研究。在学校组织部、科研处的支持下,研究院与省双服务组第十组就“科研如何为政府部门服务”内容进行了交流活动。

2、与企业的合作

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与浙江众多的民营企业均有深度合作,其发起成立的民营经济研究会联络了省内大量的民营企业作为其研究会的理事单位,开展了主题广泛的研究活动与学术活动,在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工作受到了省政府有关领导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其出版的《浙江国有经济年鉴》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为企业发展、学术理论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数据。

证券期货发展研究中心加强了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光大证券等部门的合作,通过证券高端培训、证券投资策略分析与实践竞赛活动等方式积极开展研究,其以私募基金为主的研究获得了杭州市领导的好评。

3、与媒体合作

研究院进一步加强与杭州日报社、浙江法制报社、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门户网站新蓝网等媒体的合作。2011年,与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门户网站新蓝网合作,直播的“浙江省优秀民营企业、浙江省民营经济杰出企业家颁奖典礼”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人大厅隆重召开。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德水,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杭州市政协主席孙忠焕等领导出席颁奖典礼,活动具有深入和广泛的参与度与影响力。

2011年4月19日,浙江卫视钱江频道就浦江水晶产业如何更好地发展问题,采访了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单东教授。单东教授从宏观角度阐述了浦江水晶产业只有进行整合,推进产品产业转型升级,才能让浦江水晶产业做到节能减污,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1年1月14日单东教授接受《中国改革报》理论版记者谷亚光专访,就未来十年民营企业的发展发表了看法。同日,专访《未来十年民营企业将转向“微笑曲线”两端》被人民网全文转载。

同时,研究院与杭州日报《财经三人吧》栏目合作,制作以财经热点问题为主题的专家访谈节目,2011年共制作了3个专题节目。

4、深入开展经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服务

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当前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2011年研究院各研究中心多次赴浙江温州、新昌、丽水、湖州等地,对小微企业、温州民营企业、我省欠发达地区等进行调研。

⑴针对小微企业的专题调研

小微型企业的兴起与发展是社会经济充满活力的一个表征,但2011年以来,浙江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情况尤甚,已经成为舆论、政府与学者关注的焦点。为此,2011年11月,研究院参加由省政协、省妇联部分领导及相关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在浙江省地税局的协助下,对湖州市地税局及其下辖的部分小微企业进行了调研、走访。

根据调研情况,研究院向相关部门提交了《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思考对湖州部分小微企业的调研》的调研报告,同时提交《增加企业信用,改进贷还款条件的建议》提案建议。在总结、分析小微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资金困境的同时,提出以保民生,促和谐来定位小微企业促进原则,加大财税优惠力度,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改善外部经营环境,助推小微企业走出困境,实现多方共赢的政策建议。

⑵针对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专题调研

2011年,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中心先后多次走访了温州纺织企业、机械制造企业和高科技企业,通过调查研究,开座谈会,办讲座等形式,了解当前温州民营企业的运行环境和遇到的问题,提出如何摆脱困境,推进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针对欠发达地区的专题调研

参与浙江省“双服务”活动,研究院在暑假期间分别到丽水市的发改、经贸、国土、农办等相关部门和庆元、龙泉、云和、景宁等县市的企业、乡镇、村进行实地调研,完成了“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统筹发展的特别扶持政策研究”的项目研究。通过“双服务”等方式,进一步加深了研究院和政府各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把应用对策研究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优秀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

二、指导性指标完成情况

㈠发表论文

研究院所属研究机构共发表论文8篇,其中一级B论文2篇、国家二级论文1篇、其他省级刊物论文5篇,译著2部。

㈡学术会议

主办与参加学术会议。2011年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与杭州市政协办公厅、杭州市工商联协办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酒会)”,创新的活动模式行到了与会领导和民营企业家的普遍称赞。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FM95财富广播联合主办,浙江广播电视集团门户网站新蓝网现场直播的“浙江省优秀民营企业、浙江省民营经济杰出企业家颁奖典礼”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人大厅隆重召开。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德水,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杭州市政协主席孙忠焕等领导出席颁奖典礼。此外,研究院还分别组织召开了“财税法治:现实挑战与未来出路”理论研讨会,“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统筹发展的特别扶持政策研究”课题调研会。

其次,研究院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参加了包括“民间金融高层论坛”、“全国耕地质量等级动态监测试点技术协调会”、“2011年中国财税法年会”、“2011年中国经济法年会”等学术会议。

三、内部建设

1、加强机构建设。根据“以研究中心为主体,接轨政府相关部门,服务社会”的思路,2011年研究院在原有的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综合指数与综合评价研究中心、资本运行与风险控制研究中心、土地与不动产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热点与重点,新成立了“海洋经济研究中心”“证券期货研究中心”,从而基本完成了研究院研究机构的组织构架,确保各机构步入正常的业务发展轨道。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学校政策与人才引进、培养计划,立足研究院发展实际,2011年,研究院共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3名,另有3人进入学校人才引进工作程序,研究院人才队伍得到加强和补充。至此,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不动产研究中心、资本运行与风险控制研究中心通过人才引进,已初步建立了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的研究服务团队,为研究院业务开拓与承接提供了人力保障。目前已形成以服务民营企业为导向的财税、金融、法律、土地规划与设计“一条龙”服务,为研究院各项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内部的规范化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同时建立健全工作流程,规范管理行为,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院务公开工作。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抓好落实。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财务管理规定,做好院务公开工作,做到廉洁自律。全面改版完善部门网站,加强信息化工作。

5、认真落实综合治理责任制。根据学校领导和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完善本部门的综合治理、消防保卫制度建设,落实相应的工作措施,规范日常管理工作。

6、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响应上级党组织的号召,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7、认真做好研究院资产管理工作,加强财产管理,明确经济责任。按照学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要求,认真对固定资产进行年度清查盘点,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账实相符,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四、存在的不足

2011年,我们经过努力和拼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1、对指导性目标的重视程度不够,标志性科研成果数量少,层次低,仅有一级B论文5篇,其中第一作者仅2篇。

2、政策性研究、对策性研究与相关学科建设的结合度有待于加强。

五、2012年工作计划

㈠继续开拓政策性研究业务的发展,提高研究项目的层次与能力,扩大研究的学术影响。

㈡加强政策性研究与学科建设的结合,提高研究院业务与学科建设的融合,实现良性互动。

㈢加强“专职”研究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使研究中心成为接轨政府、市场与社会的科研服务平台,提升科研型服务的能力。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2011-12-31

关闭

 

版权所有:浙江财经大学人事处  Copyright © 2006-2008  浙ICP备05014573  地址:浙江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学院街18号